9月22日,中國石化、中遠海運、中國東航在上海聯合舉辦我國 船全生命周期碳中和石油認證儀式,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分別向三家企業頒發我國 張碳中和石油認證書,這是中國石化與中遠海運、中國東航發揮各自優勢,共建“綠色交通新模式”的創新實踐,探索了一條跨行業、全周期、零排放的路徑,對我國交通能源領域推動“雙碳”目標落地具有里程碑意義。EH36造船板是常用低溫船板。
何為全生命周期碳中和?眾所周知,石油燃燒會產生二氧化碳,但這并不是石油使用過程產生二氧化碳排放的唯一環節,石油在開采、運輸、加工、存儲的過程中,都會產生二氧化碳排放,將所有環節產生的二氧化碳中和抵消,就叫全生命周期碳中和。
具體該怎么中和? 先,需要準確計算出石油開發利用中每個環節的碳排放量,接下來,從碳交易市場購買等量的碳信用,而這些碳信用又可被各種節能減排項目“償還”,這樣一來就實現了抵消。據悉,本次用以開展碳中和的節能減排項目包括林業碳匯項目、光伏項目、風電項目、沼氣項目、生物質熱電廠項目,還有水電、余熱能和天然氣發電項目,而在此次碳中和的環節中,中國石化抵消了原油開采、加工、儲存、石油產品運輸,以及車用汽油、車用柴油、液化石油氣燃燒過程產生的碳排放;中遠海運抵消了原油運輸和船用燃料油燃燒過程產生的碳排放;中國東航抵消了航空煤油燃燒過程產生的碳排放。由此,實現了海、陸、空三條路徑上的碳中和。
據了解,該碳中和石油項目的原油產自中國石化國勘公司在安哥拉的份額油,由中國石化聯合石化公司負責進口,中遠海運作為承運方,行程9300余海里,跨越大西洋、印度洋、太平洋,運抵我國舟山港,經過二程船運輸,3萬噸原油在中國石化高橋石化進行煉制,共生產8963噸車用汽油、2276噸車用柴油、5417噸航空煤油,以及2786噸液化石油氣、6502噸船用柴油、2998噸低硫船用燃料油。中國石化將于今年在特定加油站正式向社會推出碳中和汽油、碳中和柴油。同時,中國石化將向中國東航供應航煤5417噸,攜手中國東航打造碳中和航班。